文件下载 | 名称:《李洁之文存_下册》电子版合集 | |
关键词:兴宁,文史,地方史, | ||
出版地区:广东 1990年9月 | 文件大小:129.89 MB | |
原始格式:db | 导出格式:jpg | |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阿里云盘、123云盘 | ||
网盘路径:/时光图书馆珍藏系列/书籍文件/老图书/《李洁之文存_下册》电子版合集.db | ||
下载地址: 使用教程 百度网盘直达 阿里云盘直达 |
内容截图:(图片有压缩,网盘下载后更清晰)
内容清单:
1-文献信息
10-广东省会警察局释放政治犯经过及其他
100-向农工党中央委员会提议三件事
101-庆祝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六十周年
102-为更好的完成农工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11-新生活运动与警察、
12-广东警察歌
13-对《吴铁城统治广东时期“禁烟”黑幕》一文的质疑
14-抗日战争初期广东“三个组织”的建立和终结
15-从蒋余矛盾说道广州弃守-1
15-从蒋余矛盾说道广州弃守-2
16-广州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怎样沦陷的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8-忆抗日战争二、三事
19-蒋介石捉放莫希德
2-陈济棠提倡读经的经过
20-抗日时期四、七战区在韶关交替始末
21-与第七战区政治部主任李熙寰的谈话
22-抗战中期第七战区军粮补给情况
23-蒋介石分化余汉谋粤系部队史实-1
23-蒋介石分化余汉谋粤系部队史实-2
24-蒋朝末日的余汉谋和薛岳
25-从策划反蒋到粤东起义的历程-1
25-从策划反蒋到粤东起义的历程-2
26-我们共同起义的宣言
27-劝告张发奎、薛岳、余汉谋起义书
28-新的认识与新的努力
29-在闽粤赣边纵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3-胡汉民被囚汤山侧闻
30-参加第一届赴朝慰问团纪事
31-国民革命的杰出战士邓演达先生_附:复杨逸堂兄询问邓演达先生生辰
32-在惠州瞻仰邓演达先生铜像感言
33-我所知道的陈诚
34-陈式垣烈士的一些事迹
35-李宗仁先生二、三事
36-蒋光鼎将军二、三事
37-回忆母亲
38-陈可钰将军事略
39-萧冠英事略
4-第八路军第二独立团宣告成立时对全体官兵的讲话
40-廖鸣欧烈士的生平及其殉难经过
41-陈济棠传略
42-李振球传略
43-徐景唐将军传
44-罗翼群传略
45-余汉谋传略-1
45-余汉谋传略-2
46-在叶挺史料研究会上的发言
47-李汉冲生平事略
48-女中之杰——悼念宋庆龄名誉主席
49-怀念宋庆龄名誉主席
5-民国二十年元旦告第二独立团全团官兵书
50-郭冠杰先生追悼大会致词
51-纪念黄琪翔同志诞生九十周年
52-姚雨平先生诞生一0五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53-纪念陈卓凡先生逝世十周年
54-斯人永逝痛失良朋——悼念杨逸堂同志
55-痛悼李煦寰先生
56-纪念兴宁县启蒙运动先驱萧惠长先生逝世四十周年
57-纪念邱映芙先生
58-哭罗梓材兄
59-悼念罗梓材兄逝世二十五周年
6-虎门要塞史略
60-悼念左洪涛同志
62-纪念尹林平故主席四周年
63-忆旧诗三首——纪念侯过、林一元、冯柏恒
64-悼念载宏同志
66-挽萧隽英同志
68-庆祝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成立三十五周年
7-为团结抗日力量参加反陈(陈济棠)运动
70-挽黄若天同志
71-回忆兴宁广益公司与兴宁县水利委员会的始末
72-复罗梓材兄函——关于兴宁水利建设的意见
73-在全省水利会议上的发言
74-为战胜水土流失灾害发展山区生产而努力
75-在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
76-在省五届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77-对文史资料工作的几点意见
78-在省政协文史委员座谈会上的发言
79-在省政协文史资料干部培训班开学时的讲话
8-关于蔗糖企业家冯锐之死
80-在五届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81-纪念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创建三十周年座谈会的发言
82-为从速扩筑广东铁路干线以利经济发展建议书
83-关于省设置市和县应经省人大或其常委会讨论通过的提议
84-检疫恢复被改变得广州市有历史性的街道名称以及整顿商店住宅的门牌号码
85-建议严令各县市乡镇认真进行破除封建迷信,以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86-建议坚决制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和铺张浪费的恶俗
87-要大张旗鼓反对三种歪风邪气
88-兴宁县当前应兴革的六大事项
89-关于调查兴宁织布业发展情况项目
9-广东省会警察局沿革概述
90-创办兴宁县新陂中学前身兴宁县立第一中学新陂分教处的经过
91-从“反右斗争”至错划改正的经过
92-一九八三年在广东省参事春节茶话会上的讲话
93-向广东省参事室同志们的告别词
94-参加农工党庚申迎春茶话会的发言
95-对农工党“九大”的书面发言
96-之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咨监委员会的信
97-向农工民主党建议中央委员名额要力求缩小
98-对《中国农工民主党章程修改草案》提供一些意见
99-在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迎接国庆四十周年年座谈会上的发言